文獻中心
腎虧≠腎病 您要看清楚
不少人以為“腎虧”就是腎臟有病,以致憂心忡忡,四處求醫,常常全面檢查卻找不出腎臟異常。朝歌腎病醫院一病區主任歐陽龍介紹,中醫講的“腎虧”與西醫講的腎臟病是兩回事,二者在生理、病理上的含義都不同。 歐陽龍說,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具“藏精”功能,腎精充盛則人能正常地發育和生殖,反之男子就易發生陽痿、遺精,女子就易發生不孕、閉經等病癥;此外,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人若骨、髓、腦三者健壯充盛,則智力聰敏、精力充沛、身體強健。如年老腎虛、年幼腎氣不足或因房勞太過、久病失養耗傷了腎精,就會導致腰膝酸痛、反應遲鈍、動作緩慢。 此外,歐陽龍介紹,中醫還有“腎主納氣”之說,是指腎能幫助肺吸氣,故稱“納氣”。臨床上常可見到年老腎虧者,由于納氣困難,出現呼多吸少的氣喘??;人老了往往會出現聽力下降、耳鳴、耳聾,中醫認為這也是腎虧之故,因為“腎開竅于耳”;人體毛發生長脫落的過程,更反映了腎氣盛衰的過程。腎氣盛者,毛發茂密,有光澤,正所謂“腎,其華在發”,腎氣虧者毛發枯萎、發白,甚至脫落;至于某些慢性腰痛,也與腎虧有關。 由此說來,患者出現上述種種功能障礙,都說明腎臟出現了虧損,與西醫所說的腎臟有病如腎炎、腎功能衰竭等截然不同。最后,歐陽龍提醒,臨床上還有另一種傾向,有些真正的腎臟病患者及其家屬認為,腎臟有病是腎虧造成的,于是濫服補腎藥物,殊不知許多腎臟疾病如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等與腎虧無關,因而服用補藥只能使病情加重。患有腎臟疾病的人,如想接受中醫治療,一定要在辨證施治的原則下服用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