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中心
多地招標傾斜低價藥品 規模仿制藥企業或奪先機
本周,湖南省藥采中心下發直接掛網目錄的征求意見稿,囊括維生素B1、氯化鈉、鯊肝醇等近300種廉價普藥。按照該省招標文件的內部討論稿規定,這些藥品在接下來的招標中,在資格審核通過后無需競價,統一價格直接掛網。實則是對前述目錄內品種的政策保護。
一上市公司政策事務部人士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部分規模企業的藥品進入該目錄后,價格得到較好的保護,醫院傾向使用這些藥企的品種,“對規模企業是利好”。
事實上,湖南并不是首個對低價藥品給予政策傾斜的省份,多個已公布招標文件的省份均將低價或廉價藥品進行單獨招標。
其中,業界爭議較大的廣東藥交所模式,也對低價藥品格外“寬容”,延續2011年制定的低價藥品目錄,規定只要通過經濟技術標、符合入市價的生產企業均可中標;山東也將廉價藥品納入單獨的采購目錄中;而正在醞釀招標方案的山西省,也在考慮單獨制定低價藥品目錄進行單獨招標。
事實上,低價藥的“逆襲”不單單納入地方招標文件的考慮范疇,中央也開始將政策逐步傾斜這些藥品。近期,發改委在醞釀制定低價藥品目錄,試圖取消原定最高零售價,改為在日使用費用范圍內,企業可自主定價。
自上而下的政策紅利成為低價藥品的“福音”,國內規模型仿制藥企業開始采取策略,在低價藥品中尋求市場份額。另一藥企招標負責人稱,在廣東招標中,公司的部分仿制藥為避免價格廝殺,“我們決定力保在低價藥品中中標”。
文章來源:2013-11-07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