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中心
兩會熱議醫藥衛生話題: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
醫療保障、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國民長期關心的熱點話題,也是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此類話題每年都會在兩會討論中占據重要位置。在人民網開展的“2013兩會調查”熱點話題排名中,“醫療改革”獲104782票排名第五。
2013醫療衛生支出增幅最大
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關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其中,醫療衛生計劃支出2602.53億元,比上年增長27.1%。
專業人士指出,醫療衛生支出27.1%的增長幅度,不僅高于去年醫療衛生預算16%的增速,也大幅高于其它民生領域預算的增長,體現了政府對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視。一個個增長數字,傳遞給百姓的是一個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預期。這些民生“硬指標”都是政府向老百姓作出的莊嚴承諾。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
2013年,自2009年開始的新一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正式進入第二階段,一些此前還在探討、爭議的問題逐漸厘清了思路。如何對醫改核心問題的體制機制改革給出切實的解決路徑,如何將醫改指導文件中提出的“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原則變為現實,成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醫改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建立“醫療改革聯合體”,不僅包括社區平臺,也以三級醫院為核心,帶著幾家二級醫院,輻射一片社區和鄉鎮,實現城鄉醫療統籌。
藥品招標采購制度必須糾正
從新醫改啟動開始,具體執行層面的“藥品招標采購制度”,就一直處于這一輪醫改的爭論漩渦之中。各地層出不窮的各種招標政策和不同定價,唯低價是舉的執行方向,大量品牌藥企被小藥企的“超低價”逐出藥品供應系統等問題,已經成為企業和行業下一步發展共同面臨的課題。修正招標思路,統一招標規則,在質量與價格的選擇中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已經成為這一制度必須修正并達到的共同目標。
醫保支付制度要跟上形勢
醫保,意味著國家付費的保證,意味著價格穩定、用量持續。對制藥企業而言,更現實的意義在于,在現有醫院強勢的體制下,它意味著,不用擔心醫院一年后也未必能歸還的欠款,寬裕的現金流……但現在的問題在于,在包括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國家和地方基本藥物目錄、新農合目錄等多種藥品目錄下,醫保付費的對應解決方式必須順應發展,做出整合,盡快引入市場化管理方式。
對此,兩會代表、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新農合藥品目錄”等諸多醫保目錄歸于一個部門。由該部門承擔醫保資金的籌資和支付管理責任,這項責任的具體實施不需政府包辦,而要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由政府部門制定規則、提供服務并保障監督,選擇合乎條件的多家保險機構以市場競爭的原則落實。(編輯/人民中國雜志社高原)
文章來源:2013年03月08日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