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中心
醫藥業總產值今年有望突破6000億元
昨日,第十一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京開幕,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發布了《2007年北京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產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國醫藥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913.2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全年醫藥工業總產值有望突破6000億元大關。
報告認為,2006年我國醫藥產業區域集聚優勢依然明顯。“長三角”、“環渤海”和“珠三角”共完成全國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的62.8%和67.3%。我國已經擁有了7個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
產業集聚呈加快推進趨勢,企業并購更加合理。一方面,一批實力較強的企業加快了并購重組的步伐:華魯控股重組新華魯抗;石藥集團全部國有股權轉讓聯想控股;華潤集團出資50億重組華源后,又成為三九集團資本重組的戰略投資者。另一方面,外資加大投資、加速進入是我國醫藥行業并購重組的另一特點。2006年,荷蘭帝斯曼收購華北制藥的部分股權成立合資企業,德國拜耳以12.6億的高價收購東盛集團下屬的蓋天力公司。
此外國內藥企強大的銷售網絡也是外資并購重組的重要因素。2006年,歐洲的聯合美花公司投資5.45億元與廣州醫藥公司共同組建了目前國內醫藥商業領域最大的合資公司。
報告指出,生物技術投資漸熱,境外融資持續升溫。2006年,我國共有上海醫藥之星、深圳邁瑞醫療、斯達制藥和中生北控4家醫藥企業在海外上市,融資近5億美元。2007年1至8月間,已有貴州同濟堂、沈陽三生藥業、先聲藥業等9家企業分別在美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上市。而且,都有PE的參與,正是其介入促使我國制藥企業完成了產業擴張向資本擴張的過渡。
報告顯示,2006年化藥制劑、中成藥和化學原料藥作為貢獻最大的三個子行業,為我國醫藥工業貢獻了71%的利潤。但三行業利潤增幅均呈嚴重下滑態勢,其中,化學原料藥工業完成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為1086.4億元和61.9億元,同比下降5.7%和4.5%。
文章來源:中藥中國網 2007-10-19